• <noscript id="w8cic"><xmp id="w8cic">
    歡迎來到中際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返回首頁
    你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濞涙▊
    “踏踏實實創作吧,觀眾的心亮堂堂”
    發布者:admin  瀏覽量:6942  發布時間: 2018-7-14

    圖為電視劇《靈與肉》劇照。

    改編自當代文學經典的電視劇能否俘獲今天的觀眾?書寫改革開放40年知識分子心靈變遷的作品如何接通當下的精神脈絡?當喧鬧不止的“大IP、大流量、大制作”逐漸退潮,什么樣的作品才是“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的品質擔當?

    近期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完畢的電視劇《靈與肉》,有力回答了上述問題。這部改編自作家張賢亮同名短篇小說的電視劇,在全國網的最高收視率破2.5%,有的劇集超過了同時段的世界杯比賽直播,在視頻網站也收獲了不少年輕觀眾的“彈幕”贊賞。在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研討會上,影視評論家、文學評論家和影片主創聚焦該劇熱播為電視劇的高品質發展帶來諸多啟示。

    創作氛圍養戲亦養人

    “這部戲能夠征服人,首先在于它揚棄了電視劇創作中的浮躁奢華,講長相不講表演、講架子不講內涵的弊病!蔽乃囋u論家梁鴻鷹評價電視劇《靈與肉》,“吃透了原著,把握了時代”。

    這恰恰是《靈與肉》劇組的創作氛圍。郭諞子的扮演者尚鐵龍被總編劇楊真鑒稱為,“不是演戲而是玩命”;加懈哐獕旱纳需F龍,幾乎每天凌晨4點才休息,一大早又來到拍攝現場。年輕演員勸他,他說,年紀大了,每天要把臺詞背的滾瓜爛熟才能睡踏實。拍完兩年了,尚鐵龍還會跟楊真鑒探討劇中的角色。一個老演員為何對這部戲如此上心?尚鐵龍說,“劇組的邀請就是信任,只要我不倒下,就要把郭諞子全力塑造好!

    相互成就,在劇組成為一種創作自覺。女主演孫茜回憶,一到劇組就走進了歷史。賀蘭山下一個幾乎沒用到的小學場景,從風沙吹過黑板留下的斑駁粉筆印,到地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石子,都被制片部門精心布置過,甚至七隊里的羊圈雞舍和馬廄也都設置得如同真實的生活場景。5個多月的拍攝期,100多位群眾演員和主演生活在一起,創作在一起。

    氛圍,似乎看不見摸不著,但能否營造一種濃郁和諧、執著追求的創作氛圍,直接決定著作品的成敗。特別是在市場那只無形大手的左右下,堅持用良好的創作氛圍涵養戲劇的品質,難能可貴。

    經典是電視劇創作的源泉

    許靈均的扮演者于小偉戲份最吃重,他的表演贏得專家和觀眾的認同。在于小偉看來,“一批好演員救不了一個平庸的劇本,但一個好劇本可以大大提升一批演員!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電視劇《靈與肉》的成功既有原著之功也有改編之力。將原著1.8萬字的篇幅,擴充為42集70萬字的劇本,楊真鑒的改編依據在于,“小說通過許靈均這樣的角色,反映一代知識分子在西北地區扎根奮斗的精神。許靈均也是張賢亮人生的寫照,因此,劇本將許靈均與張賢亮的一生進行了有機融合!

    但改編不是注水也不是亂編,一些不成功的影視改編,常常沒有注重原著精神的承續,也沒有賦予新作品新的時代內涵!鹅`與肉》的改編使這部作品橫跨30多年,在傷痕反思和尋根之外,全景式反映了國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并最終回答了“生命的意義在何處”這個更為宏大的命題。電視劇的最后,許靈均和姜文明在鎮北堡坡上說,“我們的生活雖然談不上波瀾壯闊,但是在大西北在賀蘭山,生死離別愛恨情愁男歡女愛也經歷過了。我們經歷太多的測試,生命的意義在哪里,為什么留戀,又為什么堅守!边@樣的追問在當下同樣發人深思。

    “劇本從內容到人物塑造再到人物命運,既繼承了張賢亮小說的優勢和謝晉電影敘事模式的優勢,也實現了對二者的補充與超越!敝袊乃囋u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評價。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原作,以全新的視野審視原作,以豐富的想象進行再創作,被視為電視劇《靈與肉》的改編經驗。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占凡認為,“讓經典回歸屏幕,應當成為一種創作常態。大家都苦于沒有好劇本,而經典是電視劇創作的源泉,是解決當前電視劇原創資源不足、精品不多的重要渠道!

    電視劇《靈與肉》還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但在上半年電視劇整體收視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它的熱播給行業帶來了信心,也進一步明晰了創作方向。正如孫茜感慨的,“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創作吧!觀眾眼睛是雪亮的,觀眾的心也都亮堂堂的。你的努力,他們全都看得清,他們也全都買賬”。


    中際網今日推薦
    中際網藥業推薦
    中際網酒業推薦
    版權所有 安徽中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融創傳媒有限公司 京ICP備18047012號-1
    關閉
    国产一级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 <noscript id="w8cic"><xmp id="w8c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