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大概是國人心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民俗專家說,在我省各地為討一個好彩頭,雞、魚和圓子三樣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年夜飯上的這碗魚,有的地方可以吃,有的地方如合肥就是為了看,因為擔心把魚吃掉就“余”不下來了。
【合肥】第一道要上“和氣菜”
省民俗學會顧問牛耘說,合肥人傳統年夜飯有幾道菜不可少,“和氣菜、安樂菜、八寶菜、蛋皮餃子、雞、魚這幾樣。 ”其中第一道上的就是和氣菜。
“和氣菜”做法簡單,豆腐果切絲,再加肉絲、黃花菜、木耳等一起炒,寓意和和美美,一團和氣!鞍矘凡恕笔且环N野菜,學名馬齒莧,曬干后與肉一起炒,不過現在馬齒莧不多見了,很多人家用梅干菜代替。
炸糯米圓子和“八寶菜”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做了!鞍藢毑耸怯孟倘舛、黃豆、大蒜等八種食材一起炒,這個菜非常能放。 ”牛耘說,合肥人的年夜飯中,雞寓意著“吉”,魚是“年年有余”,蛋皮餃子寓意“金元寶”,粉絲象征“錢串子”。
此外,在合肥傳統風俗中,吃年夜飯也有忌諱,“不吃白豆腐,即使要吃也會放醬油改變顏色。 ”牛耘說,因為白色是“白事”的顏色,合肥人比較忌諱。
【皖北】蚌埠餃子元宵一起吃
在皖北,吃年夜飯地方不同時間不一樣,有的是晚上吃,有的中午開始吃。 “在淮北就是中午開始吃,當然晚上也吃,現在獨生子女多,吃兩頓年夜飯倒是兩邊老人都沒意見。 ”省文史館館員郭學東說。
蚌埠處于我國南北方交界,年夜飯風俗也呈現南北交融狀態!半u、魚、圓子這些和皖南差不多。 ”郭學東說,但到子夜要吃“更歲餃子”,這點又與北方接軌,“不過現在都推遲到年初一早上吃了。 ”郭學東說,年初一蚌埠是餃子、元宵一起吃,這正是風俗南北交融的表現。
郭學東說,他曾經到皖北靠近河南一帶考察,見到一種非常有特色的面食,就像一個一個的圓形餃子皮,當地人稱“打補丁”。郭學東說,除夕吃這個是希望把一年來的不如意,通過這種方式打上“補丁”,這樣就圓滿了。
【皖南】績溪“十碗八”講究多
皖南的績溪是“徽菜之鄉”,當地年夜飯又有哪些講究?徽菜大師許啟東告訴記者,當地傳統年夜飯稱為“十碗八”,“就是十個熱菜、八個冷碟。每道菜都有特別寓意,講究也非常多。 ”許啟東說,“十碗”中第一道上的必須是雞,而且是清燉整雞,雞頭要對著家長,寓意大吉大利。最后一道上紅燒魚,也要是整魚,寓意年年有余。
許啟東說,此外必不可少的菜還有豆腐丸子,里面要配一點青菜。 “圓子寓意團圓,顏色上是青青(清清)白白,過去徽州男人過年之后要出去做生意,所以特別注重做人清白。 ”
在績溪,年初一上午拜年后,中午吃的都是面條,“一碗長壽面加兩雞蛋,如今家家戶戶也基本這樣。 ”許啟東說。
來源于 亳州視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