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外貿市場花開花落
發布者:admin 瀏覽量:9398 發布時間:
2015-9-9

他汀是一種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通過阻斷細胞內羥甲戊酸代謝途徑,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減少,并能增加肝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的受體數量和活性,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和分解代謝,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濃度。目前,活躍在市場上的他汀類藥物品種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等或其成鹽產品。
辛伐他汀在我國他汀類原料藥出口中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2014年,我國共計出口辛伐他汀180.6噸,對比前一年的出口峰值減少14.7%,出口均價則恢復性上漲21.7%,達到230美元/公斤。因此,出口金額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4163萬美元,同比增長3.9%。
辛伐他汀是洛伐他汀化學結構側鏈上增加一個甲基的半合成衍生物,比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具有更高藥效。該品由美國默沙東公司研發,制劑商品名為“舒降之”,于1988年首次上市。作為全球第一只他汀類
非處方藥,2003年和2006年,舒降之在歐洲和美國的專利相繼到期,市場遂遭遇仿制藥侵襲,市場份額大幅下降。
2002年之后,印度Biocon公司、中國海正藥業、以色列Teva公司、印度Synthon公司和波蘭Hovione公司等先后開始研發和生產辛伐他汀原料藥,并在其出口銷售上獲利頗豐。2003年,Biocon公司和海正藥業憑借辛伐他汀的生產和銷售獲得了業績“井噴”式的增長,當年,海正藥業辛伐他汀的國內外銷售額達6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獲得辛伐他汀原料藥生產批文的企業共計24家,總產量估計超過300噸,江北藥業、海正藥業產量共占到一半以上。這兩家和天方藥業、京新藥業、普洛康裕等近10家企業獲得了歐盟COS/CEP證書或美國
GMP認證,為打開國外尤其是歐盟市場奠定了基礎。
2005年前后,歐盟占據我國辛伐他汀出口額的絕大部分,而近年來,印度早已超過歐盟占據了首位。2014年,我國出口到印度的辛伐他汀占總出口額的45%,另有超過30%出口到了歐盟,剩下的則出口到了巴西、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企業榜單中,海正藥業、江北藥業、天方藥業等生產型企業均名列前茅,江蘇國泰華泰、浙江醫保等外貿型企業也榜上有名。
歐洲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降脂藥市場,其辛伐他汀原料藥市場體量較大,印度公司是我國藥企在歐洲市場上的最大競爭對手。而面對世界上最大的降脂藥市場——美國,我國企業卻只能望洋興嘆。據報道,2006年,美國辛伐他汀原料藥市場銷售額約為3億美元,但基本被擁有該產品FDA認證的印度Ranbaxy和以色列Teva等及美國本土原料藥公司把持,由于我國幾乎沒有企業獲得辛伐他汀的FDA認證等原因,對美國年出口額僅幾十萬美元。